金色潜川绘秋收 千亩方田谱丰年

金秋十月,潜川镇的田野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放眼望去,一垄垄稻田金浪滚滚,微风拂过,稻穗翻涌间弥漫着浓郁的稻香,一场关于“丰收”的秋日盛会,正在千亩方田热烈上演。

在潜川镇牧亭村的田头,轰鸣的收割机正来回穿梭,将沉甸甸的稻穗吞入机器,割稻、脱粒、装袋一气呵成。田埂上,种粮大户王大哥望着这热火朝天的场景,笑容满面。“我们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有5000多亩,亩产大约1200斤,我这一块稻螺共生的示范田,亩产也达到了这个水平,品质还更上一层楼。”他说。

图片

王大哥是潜川镇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,种植水稻已有二十年,从最初的手工劳作到现在的全程机械化,他见证了农业现代化的巨大变迁。“以前20亩地,割稻得干上半个月,人手紧张还愁收不完。现在一台收割机一天就能干完40亩,干得快,还干得细。”他说着,随手抓起一把刚收下的稻谷,粒粒饱满、色泽金黄,“你看这谷粒,又匀又大,不愧是今年的新米!”


图片2.png

潜川镇的水稻种植不仅有量,更有“新意”。近年来,政府大力推动“稻—鸭”、“稻—螺”、“稻—虾”、“稻—蛙”等综合种养模式,走出了一条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的高效生态路。2024-2025年度,全镇完成了4个市级、1个区级综合种养项目验收,总面积达800余亩,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更为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。

秋收不仅是一年劳作的终点,更是下一个丰收的起点。王大哥透露,今年新稻收割后,他们还将在部分田块轮种小麦和绿肥,保证土地有序利用、土壤肥力不减。“咱农民靠天吃饭,也得靠科技、靠政策吃饭。”他语气坚定,“现在党和政府对农业太支持了,农机补贴、种粮补贴一项项都有,我们干劲儿更足了!”

图片4.png

夕阳洒落在金黄的稻田上,村民们或忙于晾晒稻谷,或驾驶着运粮车来回穿梭,构成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。远处,鸭群在收割过的田埂间悠闲觅食,稻田里的生态链悄然延续,正印证着潜川农业从“产量为王”向“绿色优质”蜕变的步伐。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   信息发布:黄晓强   添加日期:2025-10-27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