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“绿色颜值”变“绿色产值”潜川镇发展多元农业产业培育共富“绿色”细胞

“如果天气好的话,这些苗能给我们带来不少收入。”看着瓜田里长势喜人的西瓜苗,潜川镇马山村党支部书记秦国华脸上满是喜悦。

马山村是潜川镇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,海拔600多米。全村有农户135户,常住人口却不足200人,且平均年龄超过50周岁。“马山西瓜很有名,但由于农田、道路、沟渠等基础设施落后,这两年西瓜的产量、质量不如从前,村民也不愿意再种西瓜。”秦国华说,村民致富路子窄、村集体增收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里。

为破除困境,今年马山村将做好“瓜田文章”作为“开年一件事”,发动党员群众开发山地优势,陆续从村民手中流转90亩荒地,大力推广“基地+农户”,实施“村流转”“镇发种”“户种植”的发展模式,力争唤醒“马山西瓜”价值。秦国华告诉记者,西瓜基地由强村公司管理,目前种植20余亩,全程由农技专家指导,为产量和品质把关,预计亩产5000斤,能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。

依托海拔高、光照足、温差大的特点,马山村还积极借力乡贤资源,发展农业产业。如乡贤王苏华回乡创业,流转200亩低效用地,实施高标准车厘子产业示范基地,预计全年达产10000斤高品质车厘子。该基地通过“村企”合作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,并为当地26位村民提供“共富岗”,仅去年一年发放劳务工资近二十万元。

今年马山村高山竹海露营基地也营业了,试营业首个周末接待游客超过650人,实现营收10万元。“游客多了,我们这个小山村就有人气了,产品也不愁卖了。除了‘共富瓜’,还有‘共富竹’‘共富桃’,让农业产业发挥最大效益。”秦国华信心满满地说:“今年村集体收入可以‘拿’下50万元。”

今年以来,潜川镇立足生态优势,抓好共富产业建设,做优海龙云雾共富茶、城后香薯共富干、红建生态共富蜜、马山高山共富瓜等共富产业,带动群众增收。目前,海龙云雾茶、马山西瓜等项目已启动推进,预计年内带动相关村民人均增收3千元。

在塔山村,翻耕轧田的忙碌场景同样描绘了共富共美的乡村图景。今年,塔山村全力推进“路相连、渠相通、涝能排、旱能灌”的高标准农田建设,完成750余亩的“非粮化”整治,并由浙江天目溪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后续规划管理。“我们原先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,东拼西凑勉强能完成任务。”村党总支书记郭笑岗今年把希望寄托在“非粮化”整治上。“今年通过‘非粮化’整治,能为村集体增收十余万,但我更看重的是以后带来的效益。”

根据规划,今后这里将打造亲子旅游、共享稻田等农旅结合项目,为村庄带来人气。“我们希望老百姓不仅能在一产上受益,也能享受到二产、三产带来的红利。”郭笑岗表示,后续村集体也会以出租场地、投资入股的方式,与运营公司一起开发项目,村集体和村民共享收益。

此外,位于塔山村的农业产业赋能中心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。未来,塔山村将依靠赋能中心,提升产品衍生力,创造新农价值。

潜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潜川镇以整镇推进山区农业产业项目为引领,积极探索浙西“精致型农业”产业创新发展模式,整镇推进山区农业产业迭代升级,为西部山区农业大镇共同富裕提供实践样本。在实施过程中,潜川镇积极招引市场合作主体,为项目推进提供资金、平台保障。同时,深化农旅结合,以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整治为抓手,打造横贯东西、连接“两山”、辐射周边的“渔米潜川”产业带,加快推进青山殿省级休闲乡村建设,同步规划建设三溪两岸万亩粮油基地、千亩有机茶园、八大生态牧场、十大休闲体验地。

接下来,潜川镇还将依托产共富工坊,以“项目”联“主体”“主体”联“产业”“产业”联“农户”为主要内容,搭建渔米潜川“互联网”,推进共同富裕。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朱艳   信息发布:黄晓强   添加日期:2022-06-23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