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支“画笔”绘美卷 潜川小城镇建设展新貌

    徜徉在天目溪畔,穿梭在巷弄庭院,家家户户门口通汽车,条条道路可休憩,角角落落有新景,无不证明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潜川镇的点滴蝶变。镇相关负责人说,这些变化,都是干部和群众们勠力同心的结果,他们用“三支笔”绘就了潜川的秀美画卷。

    干部“一支笔” 互比抓建设

    在潜川镇小城镇建设的项目现场,镇村干部一线搞建设、抓进度的身影随处可见。自从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潜川镇形成了全镇干部上下参战,各村党员、干部全员上阵攻坚的工作局面。特别是在“1+1+5”工作模式的引领下,一名镇村干部、一名党员、负责五家农户的彩钢瓦拆违和庭院美化,形成了干部在一线工作、问题在一线解决、作风在一线转变的良好氛围。“这样一来,庭院成了镇村干部的‘自留地、责任田’,整得好不好,比比就知道。”潜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随着庭院整治进度积分的排名公示,在互比互看中,20多户美丽庭院已经精彩亮相。“镇里给镇村干部提供锻炼的平台,也给他们传递了压力,增加了动力。”

    夕阳红“一支笔” 共建谋新篇

    在小城镇拆整中,潜川镇牧亭村有一群老干部,他们热心镇里公益事业,晚年依然利用情况清、村情熟、办法多、威信高的优势,为潜川的小城镇建设发光发热。

    去年,潜川镇牧亭村开始集镇拆整,不少群众有抵触情绪,拆违工作一度进展缓慢,方志强、刘根荣、陈锡钱、潘华强等四位老同志主动请缨,组成了“夕阳红”劝导队,天天上门与群众拉家常,聊发展。“平常这房子住起来舒不舒服啊,家里面车子能开进来吗?”老干部们从群众生活角度出发,循序渐进地给百姓讲小城镇建设的好处,描绘以后的发展蓝图,直到老百姓心里的石头落地了,误解消除。

    这些“夕阳红”们也会用自己的智慧和文化,为集镇发展建言献策。牧亭村有很多老底子的文化,如何把有特色的东西展现在小城镇建中,在他们的建议下,弄堂小巷里挂起了老照片,墙体上绘出了“牧亭油坊”“铁匠铺”等旧时记忆。老人们说,这些文化记忆就是老百姓心里的乡愁。

    妇孺群众“一支笔” 集镇换新颜

    潜川镇的小城镇建设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。几个月前,村镇建设办的工作人员赖海军去村里拆钢棚,遇到一位陆姓的老伯,老伯拉着他的手,问他是不是镇里的,还向他反映自家也有一个40平方米的彩钢瓦,希望明天安排人来拆,午饭就留在他那里吃。陆老伯说,他以前给人家帮忙造房子,人家都要给吃饭的,你们给我干活也得给你们安排吃饭。听着村民朴素的话,赖海军感动得眼圈红了。

    陆老伯的故事,只是潜川镇小城镇建设中的群众的缩影,在美丽庭院建设中,妇女儿童们也成为助力小城镇建设的一份子,镇幼儿园青年教师、团员青年和儿童们齐上阵,大家动脑筋、想办法,绘彩罐、挂剪纸,用创意点靓了背街小巷的处处细节。

    “这一年,我们拆违11.14万平方米,打通断头路3条,关停整治‘低散乱’企业12家,完成强电上改下1.57公里,弱电上改下7.62公里;还建成了文化广场1处,新建休憩健身场所3处、公共厕所2座、停车场9处……”潜川镇相关负责人说,小城镇就是群众的家,群众有了获得感,才是小城镇建设成败的关键。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穆宇鸿   信息发布:黄晓强   添加日期:2018-10-24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